HAPPY NEW YEAR? 航運界中真正能發自內心喊出”HAPPY NEW YEAR!”的大概只有郵輪業.這個行業心理上離台灣很遠,但是距離上離台灣近得讓人有點”措手不及”.之所以說”措手不及”,是因為它是十足的”外來產業”,不但是外來,而且是直衝到你家門口(港口).安全上的陌生並不能減低其商業及產業上的衝撞.
記得民國80年”伊莉莎白二號”首航高雄港靠#40號碼頭,當時是世上最大的客船,高雄港沒有客船碼頭,所以就用貨櫃碼頭權充.在那時候是郵輪業最慘澹的時代,世上最大客船竟然是長期泊靠日本碼頭給人上船參觀,靠收門票度日.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大商社以極其廉價包船給員工做”自強活動”出來逛逛(再不開都銹死卡住了).當時大家作夢也沒想到中國在20年後成為世界經濟大柱,更想不到郵輪業會在鐵幕拉起後遍地開花,忙得”造都來不及”.
就在此2016年伊始,航運界不論貨櫃,散裝,油輪都是慘澹經營時,郵輪業者的跨年趴最熱鬧,他們喊的是”GOLDEN NEW YEAR!”
郵輪業因中國大量中產階級的產生而產生”量變”,更因”量變”而有”質變”.自2012到2014年,中國大陸郵輪客以每年平均79%的速度增加,
2014年郵輪載客量69萬7千人;
2015年超過100萬人;
2020年預估250萬人;
2025年預估700萬人…
以往在歐美,郵輪的主要客戶多是退休後的白髮夫妻,需求上單純;
如今亞洲新興郵輪上客人的主力多是25-45歲中國的中產階級,要求豪華,變化,新奇,服務及管理上相對複雜.
#郵輪產業